QQ客服
800062360
欢迎访问混改并购顾问北京华诺信诚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庆、山东、天津等地产权交易机构会员机构
咨询热线:010-52401596
法律法规政策
2016-08-03
——统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以及邮政行业发展,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需要发挥好标准的衔接作用,推动协调发展,通过标准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推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综合交通运输中的深度应用,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
——推进安全生产和节能环保,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需要发挥好标准的门槛作用,推动绿色发展,在规划、建设、运营、养护等环节严把准入关,推动标准升级,有效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和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水平。
——促进交通运输质量发展,推动转型升级,需要发挥好标准的支撑作用,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开放发展,夯实标准、计量、认证和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提升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
——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保障经济发展和百姓出行,需要发挥好标准的引领作用,推动共享发展,以标准优化运力结构,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创新运输组织模式,延伸服务链条,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供给能力和运行效率。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总体要求,以满足交通运输发展需求为主线,统筹推进标准、计量、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完善政策制度,优化技术体系,强化实施监督,夯实质量基础,提升国际化水平,充分发挥标准化对交通运输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二)基本原则。
改革引领。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突出政府在强制性、基础性、公益性标准中的主体作用;更多地发挥市场对标准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放开搞活企业标准;强化社会监督,创新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新格局。
突出重点。找准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安全应急、运输服务、工程建设与养护、信息化、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满足行业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
系统推进。加强标准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协调衔接,推动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标准,提高标准制定、实施与监督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加强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能力建设,全面提升行业标准化发展的整体效益。
开放融合。拓展交通运输标准化发展的国际视野,深化对外合作与交流。接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着力推动特色优势领域技术和标准的国际化进程,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国际影响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建成适应交通运输发展需要的标准化体系(体系框架见下图),标准化理念深入普及,标准先进性、有效性和适用性显著增强,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能力显著提高,标准化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参与度与影响力明显提升,标准化对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充分发挥。
——标准化制度机制。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标准制修订、实施监督和保障机制更加完善。
——标准制修订。完成强制性标准梳理工作,在工程建设、安全应急、节能环保方面,完成重点强制性标准制修订60余项;完善基础通用、与强制性标准相配套的推荐性标准,在综合交通运输、安全应急、运输服务、工程建设与养护、信息化、节能环保等领域,完成重点推荐性标准制修订800余项。
——计量体系。在动态测量、远程测试、无损检测、多参数集成测试等量传溯源方法研究上取得新突破。完成公路、水运计量技术规范60余项,部门最高计量标准取得授权的数量30余项。
——质量监督。完成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规定、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等修订工作。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督相关机制更加完善,制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40余项。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