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一把手”和总经理的年龄结构来看,相对来说,总经理这一群体年龄结构更为合理。从纵向上看,与两年前相比,两个群体年龄结构变化不大。
央企领导中的“新面孔”
2017年,央企主要负责人中还出现了不少“新面孔”:有的是由总经理(总裁)升任“一把手”,有的由副总经理等职务跻身总经理(总裁)行列。
在“一把手”中,“就地”提拔的比例很小,或是由其它企业原“一把手”调任,如鞍钢集团原董事长唐复平调任中国五矿董事长。或是在企业间调动中升任,如中核集团原总经理钱智民升任国电投董事长。
从总经理来看,大部分是从本单位副总层面升任(见表四)。还有一些是由于央企重组,比如原神华集团总经理凌文,在国电集团、神华合并后出任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总经理。
从这些“新面孔”的学历来看,高学历、专家型是显著特征。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65%,比硕士及以上学历总体占比约高出五个百分点。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就有7位。
从这些人的年龄来看,新任“一把手”的平均年龄为56岁,比目前“一把手”平均年龄低一岁多。新任总经理的平均年龄为55.25岁,与总经理总体平均年龄基本持平。
三驾马车模式逐渐告别舞台
规范董事会建设作为厘清企业决策和经营关系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都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
近两年,国资委规范董事会建设的步伐在加快。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国资委已经在86家央企建立了董事会。其中,49家中央直管企业全部建立了董事会。如中国华能、中航集团等四家公司均在近两年成立了董事会。
2016年初,尚未建立董事会的央企达到25家。两年的时间,国资委把这一数字降到了11家(见表五)。
在央企探索规范化董事会的初期,曾经有关于“三驾马车”(董事长、党委(党组)书记、总经理分别设立)和“两驾马车”(董事长兼任党组织负责人,总经理分设)的争论。截至2016年初,尚有6家央企采取“三驾马车”模式。
为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推进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有机融合,党委(党组)书记、董事长“一肩挑”成为国企强化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国资委党委书记郝鹏要求,全面推行党委(党组)书记和董事长“一肩挑”;规范企业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和方式,把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
目前来看,绝大多数央企已经落实“一肩挑”,个别企业因企业重组,岗位设置便于重组等特殊原因,仍然存在董事长与党委(党组)书记分别设立的情况。如国机集团,即是由于企业重组出现了董事长与党委(党组)书记分别设立的情况。
这表明,关于“三驾马车”和“两驾马车”的争论已经尘埃落定。
高学历占比持续上升
《国资报告》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央企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
央企人事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