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当下,中国乃至全球经济总体进入了新常态,实体经济发展均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率先在全球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发展思路。
供给侧改革并非像有些人理解的仅仅是淘汰落后产能、淘汰“僵尸企业”,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对称那样简单,而是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的深层次制度矛盾推进全方位的改革。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供给侧的视角、通过改革的手段、解决结构性的问题”。
从具体路径来看,要着力推进三组供求关系的匹配:
第一组是政府管理和市场化的匹配。需要新制度供给满足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迫切需求。
第二组是金融有效供给与实体经济有效需求的匹配。可从金融供给侧入手,用间接金融匹配制造业,放宽民营资本准入门槛,大力发展民营银行,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要。
第三组是实体经济有效供给与居民实际有效需求的匹配。需要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通过这三组供求的匹配和联动,真正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到实处。
文章摘自《中国改革论坛网》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
供给侧改革 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