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先生表示,清理僵尸企业真正要做到的是破产关闭。他说,“现在清理僵尸企业的思路讲的是少关闭破产,多兼并重组,这是有很大问题的,你不关闭破产,说是让别的企业来兼并重组它,等于是你把这个包袱甩给了另外比较好的,还不那么僵硬的企业,可能这些企业会把那些企业拖垮。”
3月16日,李克强总理就中国热点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会后网易财经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先生对总理记者会中的热点问题做出了解读。
网易财经:您刚才也提到了资源错配的问题,之前也说了包括国企的重组,改革问题,今天也提出来“三个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一批,还要清退一批,伴随着清退一批后面也出了负面清单,可能是用来限制,提供一个更好的标准。清退一批有没有可能在今年,包括在“十三五”期间完成大的改革,或者说大的转变?
张文魁:清理退出一批实际上去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国企改革的意见》里面讲到清理退出一批,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的供给侧改革也讲到清理僵尸企业的问题,这两个实际上差不多是重合的。为什么是重合的呢?民营企业清理退出,他自己一直在说,我们去广东、浙江调研,发现过去几年,广东、浙江的这些民营企业,包括我刚才说的出口加工企业,成千上万的企业已经自行了断,清理退出了,成十万、上百万的工人也已经走了,他自己做没问题。现在难做的是国有企业,清理退出一批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没有问题,在不断地做,当然也有个别的比较大的民营企业,如果是老板跑路,或者是蓄意不蓄意拖欠工人的工资,政府还是要出面来化解这个问题。
当然大部分都没有太大的问题,难是难在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清理退出一批和清理僵尸企业,我讲老实话,如果是我们现在这种思路的话,很不乐观,为什么现在这种思路不乐观呢?现在这种思路讲的是少关闭破产,多兼并重组,这是有很大问题的,你不关闭破产,说是让别的企业来兼并重组它,等于是你把这个包袱甩给了另外比较好的,还不那么僵硬的企业,可能这些企业会把那些企业拖垮。
实际上这种问题,比如说钢铁行业,宝钢在国有企业里面算是好企业,无论市场化的机制,还是管理水平,以及规范程度都还比较高。但是,有一些不太好的企业甩给他,比如说新疆的八一钢铁,还有广东的韶钢,这些都是大概在八年、十年前,他去兼并重组,那又怎么样呢?反而成了宝钢的拖累。这还是八年、十年前。
上世纪90年代,上海的梅山钢铁也是不行的企业,甩给宝钢,宝钢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才慢慢慢慢把所谓的“出血点”止血,真正落实清理退出的话,不能说做那种掩耳盗铃的事情,把不好的企业甩给了好企业,由好企业兼并重组了,我就叫清理退出了,这叫掩耳盗铃。真正要做到的是破产关闭,一定要去做,下大决心去做。上世纪90年代,朱镕基时代做了很多这样的事情,包括几千家大中型企业关闭破产,而不仅仅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应该说是几万家的关闭破产。
(本文摘自2016年03月16日《网易财经》)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
僵尸企业 破产关闭 张文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