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欢迎访问混改并购顾问北京华诺信诚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庆、山东、天津等地产权交易机构会员机构
咨询热线:010-52401596
国资国企动态
2016-03-09
导语:2015年,是国企改革重大政策文件的研究制定年、高产丰收年,《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及11个专项改革意见、方案相继出台。而2016年,可谓是国企改革政策的落地年、落实年,前不久国企“十项改革试点” 方案正式披露。国企改革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又该如何进一步推进,让我们看看参加今年两会的几位国企掌门人,都有哪些精彩观点。
通过改革释放国企发展活力
现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在加大,相关改革的文件也陆续出台。通过改革释放企业的发展活力是非常关键的。
东航的改革集中在几个方面,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建立市场化的用人制度和市场化的薪酬分配制度。国企和民营企业比起来,差就差在机制上。所以,就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现在新兴领域、行业的招聘,都采用了市场化的方式,同时也按照市场薪酬来支付。与此同时,对于原来体制内的人员,也启用严格的360度考核和评分。对干部而言,有考核就有排名,排名在最后3%的,要不就降岗,要不就降薪。实际上,考核和评分跟上了,企业的工作人员会有压力,有压力就会有动力,最根本的企业内部机制也就搞活了。
——全国人大代表、东方航空集团党组书记、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须伦
必须在激励机制上大胆尝试
要打造创新型企业,就必须在激励机制上进行大胆尝试,除了员工基本工资,还应该根据创新成果,给予员工各类激励,以此进一步调动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力。
中国节能作为国资委首批六家改革试点企业之一,主要开展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试点。从2015年开始,中国节能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标准,在董事会授权制度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使其成为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做到权责有据,对公司经营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独立审查、决定并负责。
2016年,中国节能会根据国资委的部署,继续推进相关方面的改革,除了深入董事会权责改革外,还将探索企业员工薪酬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董事长王小康
完善和发挥资本市场 在国企改革中作用
对于很多国有企业而言,在改革过程中通过兼并重组来实现完善产业链条是非常正确的选择,但在现实中却往往存在很多障碍。因此,下一步国企改革需要建立一个公开公平的规则,比如完善和发挥资本市场在国企改革中的作用,让更多的国有资产可以在公开公平的平台上进行优化配置,让企业可以实现”自由恋爱“,让兼并重组获得更大的产业效应。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计
国企改革不是“雷声大雨点小”
有一些声音说国有企业改革“雷声大雨点小”,我作为改革执行者,感到国企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定时间。
当前供给侧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在国有企业中比较突出。怎么去产能、降成本?从企业来说,转变发展模式非常重要。国有企业要从过去注重扩充产能转向注重技术革新、增加产品品种、提高质量和附加值上来。改革要“一企一策”。在顶层设计的大方向和原则下,每个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订改革方案。
——全国政协委员、中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振明
既要防内部人控制,又要防外部人失职
要真正从制度上动刀,要加强对央企董事会的规范建设,既要防止内部人控制,又要防止外部人失职,要实现法人结构运转有效,为央企增加活力,提高效率,提升央企核心竞争力。
在央企董事会改革中,完善外部董事制度十分重要,外部董事既是决策上的专家,也是经营上的老师,关键时刻还是沟通内外的桥梁。目前新兴际华9名董事会成员中共有5位外部独立董事,且均由独立运行的外部董委员会考核选举产生,在进行公司重大决策时,只要有两位外部董事反对,相关事项就缓议,根据外部董事的意见,对相关提案进行再次深入调研修整,然后再交外部董事进行商讨。
2016年,新兴际华还将在人士聘用制度上进行大胆尝试。2016年元月起,公司展开对经理层副职的考核,进行市场化选聘、企业化管理。在考核上既有正激励,也有逆约束,干不好的不但拿不到薪酬收入,职务也要下调。
——全国人大代表、新兴际华董事长刘明忠
加快国企负责人去行政化
在地方国有企业改革加速过程中,需要加快国企负责人去行政化步伐,从制度上建立更为公平透明合理的机制,通过建立真正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将央企薪酬的决定权交还给市场,让对企业有贡献的负责人可以光明正大地取得市场化薪酬,用薪酬激励留住人才,为企业发展增添活力。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保民
国企要“生的顺当、死的正常
企业要“生的顺当、死的正常”,在国企改革过程中,有一个改革重点是要建立完善的企业进入和退出机制,这样员工才能和企业形成休戚与共的联系,让市场来决定企业经营的业绩,而企业经营的业绩又直接和所有员工的去留、薪资直接挂钩。
国企改革,存在两个效应,一个是内部性,一个是外部性。内部性是指治理结构,经营方法、内部激励机制等;外部性指经营环境,包括简政放权、降低税费、融资便利、保险便利等。企业是追求价值最大化的,所有经营结构、管理模式都是围绕这个目标,以求实现效率高、竞争力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范集湘
本文摘自2016年03月09日《经济观察报》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