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成为P2P网贷平台野蛮生长的元年。数据资料显示,在2014年,行业平台已由2013年的不足900家激增到1600家,增幅高达80%。2500亿这样一个量级大关比去年同期增长139%。然而,其野蛮生长的背后,额凸显出监管缺失、机制失调等诸多问题。
行业深度细分凸显冀金宝革新机制
细数2014年P2P网贷平台运营状况不难发现,风控体系不健全成为其自身发展的软肋,而监管缺失则是硬伤。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和P2P全产业链布局构建,P2P网贷平台自身如何完善并创新自我运营机制,成为行业个体亟需思考的议程。
就在诸多媒体盘点2014年P2P网贷风险排行榜的同时,河北产权市场旗下一个名为冀金宝(chinajijinbao.com)的理财平台成为行业中的一只“鲶鱼”,搅动了被各大媒体“唱衰”的格局,成为2015年P2P行业开年的标志性事件。
从宏观角度而言,经过野蛮生长的P2P已呈现细分状态。如以拍拍贷、人人贷等为代表的个人小额信用贷款平台,以火车投、微贷网等为代表的汽车二手借贷市场,包括以银湖网、金联储等为代表的供应链金融平台。
这种网贷行业细分不过是对受众需求的分化,是产品和用户群的差异化策略,避免形成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并未产生撬动行业格局的创新力量。而冀金宝的优势则在于从行业自我运行机制入手,以自我革新的方式诱发其驱动力量,进而推动整个P2P行业的市场变革。相比于前一种消极思维的迂回躲避策略,冀金宝的这种方式更是一直给予行业前景的积极应对战略。
市场经济中的普惠金融范本
2014年10月,河北省政府同意交易所、产权市场开展中小企业私募债,截至2014年末,河北产权市场旗下交易所累计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2.3亿元。为了解决规模偏小、交易不灵活、投资门槛高、投资流动性不足、交易时间及地点等制约问题,河北产权市场、河北金融资产交易所等发起设立了“冀金宝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创国内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发行交易所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先例。并于12月21日正式上线。
作为河北产权市场有限公司倡导并联合国内省级国有交易所共同设立的一家新型互联网金融平台,冀金宝首创将中国产权市场近20年来的发展经验与先进的互联网金融技术有机融合,通过国有交易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在投资者和中小企业之间搭建起一个安全、高效、透明的普惠金融桥梁。
冀金宝以自我机制革新为路径、从内而外生发的驱动效应如同一只鲶鱼,在P2P这一池深水中刺激了其他企业,从各自偏安一隅的消极状态,转变为群雄逐鹿的积极竞争。同时打破门槛壁垒,实现在线交易私募债,从私募债申购门槛的视角为普罗大众呈现出P2P行业应具备的开放、互联姿态。这一举措具有普惠金融的特质和市场经济的属性。
创新风控体系是P2P平台的应有之义
上证所和深交所于1月7日出台中小企业私募债券风控新规,进一步约束了私募债买方资格,禁止金融产品、有限合伙企业将全部资金用于购买单一私募债券,同时强调承销商尽职调查责任。而冀金宝则率先为草根理财提供了一个便捷、安全的理财平台。
由于风控体系的不健全和监管缺失两大制约因素分别为P2P网贷平台发展的软肋和硬伤,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出台,P2P网贷平台硬环境逐步迈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而软条件的完善与否则成为决定P2P网贷平台发展方向的关键所在。冀金宝采取国有担保公司本息担保和承销商尽职调查承担相应责任的措施,再次以直击行业规则的思路走在了同行前列。
由担保公司授信、发行人授信、实地调查风险评估报告、注册分期滚动发行、中介机构执业管理、贷后跟踪检查、信息披露制度等共同构成的平台独立风控体系和会所执业资质、律师执业资质保证体系,共同作用于国有交易所(机构)备案审查、托管人全程保驾护航和第三评级机构跟踪评级的基础之上,不仅在风控体系方面做到极致,同时在行业风控路径探索方面也成为行业范本。
2014年P2P网贷行业的迅猛发展源于社会闲散资金的逐利效应,其屡出事端的现状则主要是因为网贷平台风控体系的不够完善。
冀金宝能在资本逐利的同时,首先将风控体系提升为行业标准的层面,引入“产权市场”的概念,引发行业“鲶鱼效应”的竞争格局,通过对行业的机制细分和趋势解读,不仅完成了冀金宝的自我机制革新,同时在推动整个P2P网贷行业的发展进程和拓展创新思路方面,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