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欢迎访问混改并购顾问北京华诺信诚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庆、山东、天津等地产权交易机构会员机构
咨询热线:010-52401596
国资国企动态
2014-05-07
岁末盘点,《国企》杂志的目光自然要紧紧盯住国务院国资委和150家中央企业。但是面对一年来众多的重大政策、重要现象、热点事件,如何从中梳理出清楚的脉络呢?
当我们的编辑守着一大堆材料发呆的时候,忽然有两件大事从中跳了出来,让编辑眼前一亮。这两件事分别发生在2007年初和年末:2007年2月6日,国资委举行新闻发布会,电网、通信、民航、旅游等行业的14家中央企业联合发出倡议,2007年在中央企业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年”;2007年12月29日,国资委向各中央企业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有意思的是,两件事都涉及一个主题——中央企业的社会形象。
近些年,国资委和中央企业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处境:一方面,随着新的国资监管体系确立,国资改革成效显著,中央企业迅速发展;另一方面,社会舆论对国资委、中央企业却总是质疑和批评远多于支持和理解。在国资委、中央企业和社会舆论之间,似乎有一条难以弥合的鸿沟,各说各话,难以沟通。我们看到,2007年,国资委和中央企业积极沟通的姿态日益明显,塑造良好社会形象的努力成为2007年的一个主旋律。
结合2007年初岁末的两件事,我们可以给国资委和中央企业的2007年贴上一个标签:塑造形象年。
从这个角度梳理一年的大事,我们会发现,业绩提升已经不是单纯的业绩问题,其中有了许多社会责任的色彩;整体上市也不只是利用资本市场的问题,还意味着透明、健康的企业形象;自主创新也不仅仅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还标志着国家竞争力……
一、负责任的央企
中央企业要做负责任的中央企业,而不是只顾自己埋头发展,不理会社会的期望与批评。这一点,在2007年表现格外突出
央企首次联手推“优质服务年”活动
14家企业,每一家的业务都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其中,多数都属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多数都给过人们财大气粗、傲气凌人的印象。2007年,他们在国资委组织下,集中公开向社会作出优质服务的承诺,是以往不曾见到的,也是中央企业更加关注自身社会形象并开始采取行动的重要迹象。
事件:2007年2月6日,在国务院国资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电网、通信、民航、旅游等行业的14家中央企业联合发出倡议,2007年在中央企业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
中央企业“优质服务年”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服务方式文明诚信,服务流程规范高效,服务价格公道合理,服务环境安全和谐,服务质量显著提高。
14家中央企业在倡议书中提出,要强化服务意识,争做优质服务表率;规范服务行为,营造和谐市场环境;讲究诚信服务,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创新服务手段,提升企业服务品质;完善工作机制,确保服务质量持续改进。通过不断提升中央企业的增长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以优质的服务和优异的业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背景:近年来,中央企业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运行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与世界优秀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期望值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多不适应之处。电网、通信、民航、旅游等服务窗口行业开展优质服务活动,解决好社会公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企业自身素质、实现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央企业是我国国有经济的骨干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有责任、有义务走在时代前列,争做优质服务的表率。为此,国务院国资委以抓好电网、通信、民航、旅游等中央企业的服务质量为突破口,组织开展了“优质服务年”活动。
承诺内容: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分别提出了以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服务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八项服务承诺;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铁通等5家电信企业,从尊重和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的角度出发,就信息查询、预约安装、业务定制、误差赔付、投诉处理等有关服务内容做出了郑重承诺;中国航空集团、中国东方航空集团、中国南方航空集团等3家民航企业,针对机票订购、乘机办理、延误处理、货物运输、特殊需求等内容提出了服务措施;香港中旅、中国国旅、中国中旅、华侨城等4家旅游企业,以规范旅游服务行为、营造和谐旅游市场环境为主题,结合企业特点,提出了满足客户需求的优质服务标准。
国资委发指导意见 央企社会责任体系化
最早对企业社会责任有切身体会的,是中国的一些民营企业,他们好像一夜之间发现自己在用工、环保等方面的毛病,忽然成了国外企业限制自己的武器。到了2006年前后,企业社会责任就开始成为国资委和中央企业积极关注的话题了。在国资委研究室的研究报告中,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责任。
事件:2007年12月29日,国资委向各中央企业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要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要重点把握好八个方面。一是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二是不断提高持续赢利能力;三是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四是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五是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六是保障生产安全;七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八是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这八个方面是立足中央企业整体特点,结合当前中国国情和企业实际,对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的具体要求。各个中央企业根据所处的行业特点和企业特色,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有着不同的侧重,在执行中按照八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结合企业实际,落实各项措施,规范、有序地开展社会责任工作。
背景: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国际上,联合国于2000年正式启动了“全球契约”计划。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04年启动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 26000的制定工作。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制订社会责任生产守则,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出现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全球性新趋势。
我国也越来越重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工作。《公司法》第五条明确要求“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履行社会责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既要继续健全企业激励机制,也要注重强化企业外部约束,引导企业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近年来,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也提出了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议和提案。可以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对企业的殷切期望和广泛要求,是改革开放发展到当前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典范:到目前为止,已有11家中央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国家电网公司于2006年在中央企业中率先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温家宝总理批示:“这件事办得好。企业要向社会负责,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宝钢、中远集团、中国铝业等一批中央企业按照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制定的标准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中远集团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被联合国全球契约办公室评为典范报告。这些都是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行动,得到了国际、国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2007年9月12日,由《财富》杂志和美国合益集团评选的第十届“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揭晓,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五家中央企业榜上有名。
争做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标兵
多年来,中央企业改革的一条主要线索就是努力学习如何更像企业,如何摆脱那些不该由企业承担的职能。这样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近几年,多数中央企业都具备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中央企业有别于一般企业的特点有些被忽视了,但是在2007年我们看到,中央企业在自己的定位上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对于被中央列为核心工作的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中央企业在2007年表现出了高度的热情。
自主创新:中央企业以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攻克技术难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50家企业先后分两批开展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20家企业正在筹建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
神华集团、中国农机院、中国钢研、中国化学工程等企业积极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中央企业自主研制开发的1.5万吨世界最大自由锻造水压机、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电站成套设备、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柴油机电控共轨技术、750千瓦和1300千瓦风电叶片、特高压试验基地等,填补了我国同类技术的空白,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更成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集成创新的典范。
节能减排:中央企业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带头完成节能减排任务。2007年前11个月,电力企业关停小火电机组1246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012万千瓦,占“十一五”时期计划关停总量的29.2%;火力发电企业供电煤耗每千瓦时平均下降了6.2克标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38.5万吨。
国家电网开展“以大代小”发电权交易,全年可节约572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74万吨。南方电网在全系统推行“四分”管理,综合线损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增加供电12亿千瓦时。
石油石化企业积极实施节能减排达标考核,节能260万吨标煤,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9万吨,减少化学需氧量(COD)排放426吨。
钢铁企业瞄准同行业能耗先进指标,广泛开展节能技术攻关,吨钢综合能耗平均下降11千克标煤,二氧化硫排放同比下降1.44万吨。水泥企业带头加快淘汰落后装备,等量替代立窑水泥熟料25万吨。中央企业较好地完成了节能减排指标,发挥了表率作用。
二、有竞争力的央企形象
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把自己打造成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这也是他们最大的、最基本的责任。对大多数中央企业来说,有竞争力,才有资格谈如何塑造、改善自己的社会形象
第一任期业绩飘红
2007年,所有中央企业负责人最关心的一件事,恐怕莫过于国资委对他们第一任期的考核。这可能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次,由一个机构——国务院国资委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中央企业进行统一的考核。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考核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即便如此,这次业绩考核也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激励效应。有人将其称之为“聚变”,有人认为央企业绩飞升60%~70%的原因在于业绩考核。
业绩:经营业绩考核工作,是国资委根据十六大精神开展的一项建立和完善中央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创新工作。2004年开始,国资委在实施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同时,正式启动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年度和任期经营业绩相配套的考核体系在中央企业全面实行。2004-2006年,是中央企业负责人第一个业绩考核任期。三年来,中央企业发生了可喜变化。初步测算,2004-2006年,中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8.8%,年均递增21.4%;实现利润增长140%,年均递增33.8%;上缴税金增长96.5%,年均递增25.2%;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提高了5个百分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44.4%。有13家中央企业进入2006年公布的世界500强。
第二任期目标:一是中央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标基本实现。股份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具备条件的企业实现整体上市。规范的董事会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基本形成。基本建立起企业决策权与执行权分开和董事会选聘、考核、奖惩经营管理者的机制。企业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基本与市场接轨。
二是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的目标基本实现。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企业控制力增强,国有资本总量增加,结构优化。中央企业户数调整到100家左右。初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大公司大集团。
三是中央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企业主业更加突出,管理更加科学,抗御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增长方式。企业内部形成和谐融洽、充满友爱、精诚团结、蓬勃向上的良好氛围。
看点:2007年7月,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世界500强企业的最新排名。此次中国共有30家企业入选,其中内地企业为22家,香港2家,台湾省6家。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共有16家入围。
在入围榜单的中国企业中,中石化以1316.36亿美元的年营业收入,从上年的第23位升至第17位,成为世界500强中排名最高的中国企业,在亚洲则仅次于丰田汽车公司。中石油以1105.20亿美元的年营业收入名列第24位,国家电网以1071.85亿美元的年营业收入名列第29位,中国五矿、中海油、中国远洋3户中央企业2007年首次上榜。
数字看央企第一任期业绩(2004年——2006年):
资产总额年均增长 |
1.1万 |
|
销售收入年均增长 |
1.1万 |
|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
78.8% |
年均递增 |
实现利润增长额 |
3000 |
年均1000 |
实现利润增长率 |
140% |
年均递增 |
上缴税金增长额 |
约3000 |
年均1000 |
上缴税金增长率 |
96.5% |
年均递增 |
净资产收益率 |
10% |
|
国有资产保值 |
144.4% |
|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