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欢迎访问混改并购顾问北京华诺信诚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庆、山东、天津等地产权交易机构会员机构
咨询热线:010-52401596
国资国企动态
2013-11-23
有投资机构表示,自2000年以来私募股权投资的9000多个项目中,仍有超过7500个项目未能实现退出,这些超过6000亿元的投资目前仿佛陷入一个巨大的迷宫,难以找到出路。
截至今年2月21日,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及创业板发行监管部公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基本情况显示,已有共计20家企业申请终止审查,其中拟登陆创业板的企业有12家。
据业内人士预估,目前上报的800多家拟上市企业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背后有VC/PE的身影,而在退出面临遥遥无期、基金又将遭遇清盘之困时,有不少机构开始寻求应对之策。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去年全年可投资于中国的PE募集金额较2011年下降34.9%,平均单只基金规模创下历史新低,统计结果与去年以来经历的“募资难”现象相吻合。而这种低迷也延续到了今年,仅1月中外VC和PE共计新增的可投资本量已同比下降59.4%。
在绝境中被围困的PE,有些正在做最后的挣扎抵抗。
某人民币基金合伙人张谦(化名)从去年开始就在为自己的基金找买家,由于“3+2”的基金存续期已接近尾声,按照此前投资条款约定,LP(有限合伙人)要求拿回投资,然而张谦手上投资的项目尚未退出,境遇尴尬的他,开始尝试在同行间转售项目以求保本。
然而,在同行间兜兜转转了一圈后,有意向者寥寥无几。他甚至悲观地预估,这只基金最后可能连一半的成本都拿不回来。
这并不是个案,在此之前有业内投资人向外透露杭州某PE清盘,LP只拿回了投资资金的40%。
有投资机构表示,自2000年以来私募股权投资的9000多个项目中,仍有超过7500个项目未能实现退出,这些超过6000亿元的投资目前仿佛陷入一个巨大的迷宫,难以找到出路。
“2009年之前其实国内PE的投资量并不大,2009年创业板开闸后,涌入了大量的人民币基金,大部分的投资也都在这几年完成,现在看来大量的资金被深度套牢,可能远超6000亿元数额,特别是一些Pre-IPO基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PE合伙人告诉记者,“但由于这些基金普遍存续期短,如果按照5年的周期来算,这两年正是基金集中到期的时候,由于眼下投资资金退出无望,可以预估的是,接下来将集中出现PE基金清盘的现象,而这些基金中血本无归者将不在少数。”
IPO遇阻成重灾
据上述人士提及,这些机构大多以小基金的形式运作,不仅基金总额小,而且投资的数量也少,而IPO通道遇阻是这些小基金共同的“绊脚石”。
从去年10月开始,国内IPO陷入停滞,坏消息还不止这些,让张谦等人最后一丝希望破灭的还有不久前掀起的IPO审查风暴。截至今年2月21日,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及创业板发行监管部公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基本情况显示,已有共计20家企业申请终止审查,其中拟登陆创业板的企业有12家。
邦明资本董事长蒋永祥告诉记者,不少企业撤销申报主要还是因为财务不够规范、企业业绩下降等问题。一旦企业在之后进入抽查阶段,如果抽查不合格,保荐代表人及保荐机构都要面临重罚。此外,上市成本高昂,如果企业最终依然不能上市,这些成本全部都会“打水漂”。在多重不利因素下,不少企业只得被迫撤销申请。
然而,企业撤销IPO后也就意味着PE无法退出、券商没有业绩,这些显然都是关联方不愿意看到的局面。虽然PE机构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转板、企业股权回购等方式谋求退出,不过在如今的行情下也并非易事。
据业内人士预估,目前上报的800多家拟上市企业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背后有VC/PE的身影,而在退出面临遥遥无期、基金又将遭遇清盘之困时,有不少机构开始寻求应对之策。
达晨创投执行合伙人肖冰告诉记者,最近碰到不少PE主动要求转让投资项目,在这其中他发现了另一种投资机会。“有些项目并非有问题,而是由于行业本身的周期性遭遇暂时的业绩波动,短期内可能无退出希望,从长期来看尚有一定的投资价值。这样的项目其实数量不在少数,而且此时转让的价格也相对合理。”肖冰说。此外,据他透露,眼下有不少新成立的基金也在寻找这类的投资机会。
除了上述方法外,蒋永祥补充道,有不少PE基金在清盘时也会考虑将被投项目的股权去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甚至是GP回购的方式即FAF(Fund after Fund),由GP团队接盘或是其他基金接盘的方式来完成到期基金的清盘。
洗牌效应或日趋显现
然而,这些面临清盘的基金很可能就此从业界消失,因为产业链前端的募集对他们而言更是一道难题。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去年全年可投资于中国的PE募集金额较2011年下降34.9%,平均单只基金规模创下历史新低,统计结果与去年以来经历的“募资难”现象相吻合。而这种低迷也延续到了今年,仅1月中外VC和PE共计新增的可投资本量已同比下降59.4%。
“前两年行情狂热时,几乎大大小小的机构都能超募,而现在看来这些基金中有一半以上都面临业绩巨亏。”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PE合伙人告诉记者,“对LP而言,团队的背景、管理能力和过往业绩等因素都是他们进行投资决策时考量的重点。一旦这些关键因素受影响,后续无法募集到新基金,这些小机构就会无法生存直至消亡。”
此外,之前以散户为主要LP群体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上述人士补充道:“目前机构LP的力量正在增加,而小型私募基金要找机构投资者较难,机构投资者往往要做尽职调查,对私募基金要求相当高,选择挑剔,他们对基金甄别的过程也会在无形中淘汰一部分的机构。”
对此,肖冰认为:“PE行业很快将面临一个整合的过程,优质的LP、优质的项目等好的资源都会逐渐集中起来,行业的集中度慢慢显现。未来强者恒强。”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