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欢迎访问混改并购顾问北京华诺信诚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庆、山东、天津等地产权交易机构会员机构
咨询热线:010-52401596
国资国企动态
2014-03-04
3月1日,由人民政协报社、国资委新闻中心、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共同主办的“混合所有制的力量——国企民企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和案例”财经智库沙龙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常委、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等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以及企业、专家等各界代表参加了沙龙研讨。
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表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日前,中石化引入民资重组油品销售,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消息,则再一次让人们的视点聚焦到混合所有制改革上来。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否解决国企现有问题,能否成为国企深化改革的有效途径,与会嘉宾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厉以宁表示,通过对混合所有制进行深入调查,他发现人们对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存在诸多误解。而北京市政协委员、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光远则表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警惕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忧。
国有资本的进与退
厉以宁谈及现下对混合所有制的误解中,有这样一种看法,即国有经济、国有资本已经退到不能再退的地步,再退就要触犯底线,且若混合所有制如果建立以后,在国家不一定控股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发挥国有企业应有的作用。对此,厉以宁认为,首先要明确的看到,国有资本的力量不再现在资本的多少,控制的多少,而是在能够控制的究竟有多大。“假定中国国有企业能够效率大大提高的话,在新的制度下劳动生产率远不是现在这个水平,(而是)大大提高。”厉以宁说。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庄聪生表示,政策和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形成了各种玻璃门、弹簧门和旋转门,成为民间资本参与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迈不过去的坎,因此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加快推动垄断领域的改革,破除各种隐性障碍,明确民企进入垄断行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制定进入的实施细则和办法,要进一步明确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基础性支柱产业和重要行业。
他认为,国有资本除极少数关键领域需保持独资和绝对控股外,并从一般竞争性领域有序退出或只保留参股权,通过坚持增值控股和发展,可放债券等方式吸收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发挥国有资本杠杆作用,带动民间资本发挥更大作用。
对于这个问题,李毅中认为,到2020年国有企业除了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行业和领域的少数或者极少数企业外,都应当实行股份制。同时,他认为,非公经济进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和领域,垄断行业的改革要有具体安排,特许经营要有大的进展。李毅中充分肯定了中石化将“最赚钱”的油品销售领域下放民资的做法,“化工跟着市场在走,勘探开发上游,想法很好,垄断行业放开其中竞争性的部分,中石化带了好头,具体的方案要做好。”
此外,李毅中建议国资委不要干预中央企业具体的投资项目,使国有企业有更大的自主权,“投资方向管住,投资收益怎么交(规定好)。否则批来批去审来审去,没有民营企业的自主权,很多市场机遇稍纵即逝,三年批不下来就没有了,其中垄断性行业放开竞争性业务,要真正落实到国有大企业。”
谈及垄断领域的开放,马光远认为,民间资本目前进入垄断领域的时机不成熟,“我们未来整个国企最后留下的肯定还是这些垄断领域。如果现在进入的话,我觉得你可能要做好牺牲的思想准备,我们现在最根本的还是要在竞争性领域谈平等问题。”他进一步表示,不要为了混合造成人为的国有资产流失,也不要为了混合搞形式主义。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王永庆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可能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也表示了同样的担忧。他表示,国企改革从80年代初一直到现在,大概30几年一直在做,这中间几经反复,虽然主流是好的,但也留下了国有资产流失的“后遗症”。
他讲到他所经历的90年代的国企改革,“当时我们总结国有资产流失若干的形式,这个东西是要靠人来操作的,在操作过程当中是一个博弈。”他进一步提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三资全会上也专门讲过国资改革当中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我们是有沉重教训的,当然主流是好的。刚才讲到30万亿国有资产放出去怎么改,怎么做?结合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不能说30万亿的净资产放出去还要评估,评估还要增值。”王永庆说。
改革在于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据悉,中共十六大提出“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并提出了“混合所有制经济”概念,十余年来,中国实施了允许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革的政策,国有企业包括新农企业大量上市,大大促进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截至2012年底,全国90%的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造,中央企业70%的净资产已属上市公司,中央企业及其子公司引入非公资本的企业户数已达总户数的52%。到2013年10月,全国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已占全部境内上市公司的80%以上,资产已达90%以上。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然而,虽然很多国有企业都已经变成了混合所有制,但在公司治理上却并未达到目标,民营资本并没有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在企业治理中没有话语权。厉以宁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持股主体的多少,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靠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而混合所有制建立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把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完善。
历老进一步表示,通过混合所有制的建立,把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了,把企业制度完善了,这样企业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对此,李毅中表示了相同的观点。他认为需规范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行为方面存在缺陷,如内部人控制、信息披露不透明、监管监督体制缺失,特别是一些国有股份制企业机制没有根本转化,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没有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之路,一股独大,侵害了股民,尤其是小股民的权益。
国民共进是方向
在2014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任志强(微博)舌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他认为,混合所有制是伪命题,其好处是国企可以化妆逃跑。“你们现在就想借混合制的名义把其他的都轰走,逃跑。什么叫混合?混合的结果,要不然是国有的侵吞民有资产,要不然是民有的侵吞国有资产,一定是这两种结果,不会有第三种结果。混合制是执行不下去的,不信你下一次你看看股份制公司法或者其他法,所有的注册法怎么写混合制这个词,如果不能写,到国资委的管理中,你按法律来吧,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没有你这说,所以你这混合制我觉得是骗人的,没用。”任志强如是说。
关于混合所有制“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此,厉以宁在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进民退、国退民进都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共赢,但共赢需要改革,制度需要创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实现我们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无论对国企,还是民企,都有极大的意义”。
李毅中在会上表示,明确混合所有制,目的是多种资本优势互补,融合发展,要防止舆论导向在进退上争论不休,防止无端炒作,影响大局,“我多年来提倡不要再说国退民进,国进民退,应该是国民共进,协调发展,无谓的争论有些是不了解情况,有些人就跑去制造混乱,应该是互相尊重、加深了解、包容共进”。
十八大代表宋志平,同时为中国建筑材料集团、中国医药集团两家上市国企的董事长,他所管理的这两家企业都被树立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标杆,他介绍,这两家企业成功的原因在于不仅引入了民营资本,更将民资的机制带入了企业治理中。他认为混合所有制应该是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一个长期的、或者是基本的一种方式,既不存在国有被私有化,也不存在私有的被国有化。
马光远在讨论中表示,中国的市场经济最核心的内涵是法制、平等、信用,这些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要素,他认为,搞混合所有制的最根本的目的是让大家不要再谈国有和民营。他进一步阐释:“谈一个企业的时候就是一个企业,仅此而已,如果我们现在到最后搞完混合以后国有的还是国有,民有的还是民有,我们的混合所有制就搞失败了。我们的终极目的是建立真正的平等主体,让大家平等竞争。”
(来源:腾讯财经)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