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欢迎访问混改并购顾问北京华诺信诚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庆、山东、天津等地产权交易机构会员机构
咨询热线:010-52401596
国资国企动态
2023-03-07
国有企业是经济的“顶梁柱”,在服务国家战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促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肩负重要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各市州和各企业协同联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层层立下“军令状”,如期完成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特别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我省国企改革实现了新的突破,取得创新成效。
一企一策 对标一流
经过三年决战决胜抓改革,金川集团入选全国管理提升标杆企业;
经过三年矢志不渝抓改革,兰石重装入选全国公司治理示范企业;
……
资料显示,通过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我省企业活力动力不断激发,经营质量效益有效提升,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三年来,省属企业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0%、29.6%、35.5%。仅去年,省属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025.4亿元、营业收入8950.5亿元、利润总额194.4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在2021年取得历史最好成绩的基础上再创新高。
期间,省市国有企业全面完成“党建入章程”,建立各治理主体决策事项清单,实现公司治理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围绕战略管理、组织管理、运营管理等8个方面深入开展对标管理提升行动,“一企一策”对标行业先进企业,深入查找薄弱环节,通过健全工作制度、完善运行机制、优化管理流程、明确岗位职责、严格监督检查等措施,推进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管理绩效不断提升。
在深入推进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建设方面,省市国有企业全部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并制定董事会建设“1+19”制度体系,规范议事规则和运行流程。各省属企业集团公司和97.6%的市州企业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有效解决了内部人控制、“一把手”个人说了算等问题,董事会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明显增强。
据了解,在国企改革中,我省还建立了国资监管权责清单、审批事项清单和授权放权清单,先后2次进行优化调整。深化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在4户省属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率达99.9%,市州层面达到97%以上。
重塑传统以“新”促行
提升科技创新引领能力,让发展优势更突出。
三年来,我省国企改革在重塑传统优势、培育新生动能上持续攻坚。其中,实施了省属企业传统产业“三化”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补齐国有资本布局不优、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等短板,近三年完成投资223亿元,打造了酒钢西沟矿5G+智慧矿山等一批示范项目,建成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38个,企业上云率达到70%。
同时,构建产业链“1+N+X”政策体系,探索形成了“1115”模式(1条产业链制定1个方案、绘制1张图谱,建立配套企业、技术攻关、行业对标、重点项目和关键环节补短板5个清单),推动15户省市链主企业带动25条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上下游6600多户企业融通发展。
实施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6+1”行动,推动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煤基、文旅、中医药、现代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率先发展,近三年完成投资350亿元,同时,深入推进央地深化合作,先后签约204个项目计划投资5927亿元,助力打造有色金属新材料、动力电池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先进钢铁材料等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在科技创新方面,建立省属企业研发投入刚性考核、研发费用视同利润加回等制度,近三年研发投入、新产品产值年均增速20%以上,省属工业企业2022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2%。加大创新平台建设,省属企业建成国家级研发平台23个、省部级研发平台171个,牵头组建5个企业创新联合体。与中科院兰州“一院三所”等院所高校建立“企业出课题、院所搞攻关,院所研发成果、企业承接转化”协同创新机制,近三年实施科研合作项目400多个,对99项关键核心技术和35项“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
此外,还先后完成了10组28户企业的专业化整合重组,将纳入集中监管的3100多亿元经营性资产注入文化旅游、装备制造、数据信息、工程咨询、中医中药等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重组组建10户产业集团,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主业企业集中。整合省市国有港口物流企业组建甘肃物流集团,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港口物流龙头企业。组建国家管网甘肃天然气管网公司,推动“地方管网融入国家管网”,保障国家能源供输安全。完成窑煤集团主业资产证券化,实现省属煤电板块主业资产整体上市。完成“两非”“两资”清理和“僵尸企业”处置既定任务,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扫尾,国有企业实现轻装上阵。
持续发力本“色”不改
风至自灵动,策高当行远。
在激发活力、提高效率上持续攻坚,省市国有企业全面完成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385人。4户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骨干员工持股试点、1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3户科技型企业开展股权激励,累计激励骨干员工1189名;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探索超额利润分享、骨干员工跟投等机制,推动构建企业与员工利益共同体。
此外,还坚持“三因三宜三不”原则,开展混改示范工程,累计引入各类投资者900多家,引进社会资本530多亿元,省属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提高15.9个百分点,近三年省属企业集团有16户实现混改和股权多元化,新增上市公司1家。着力推进“转机制”,引进非公股东参与公司治理,非公股东委派董事420人、监事210人,打造了甘肃德福新材料等一批混改示范企业,为省属企业贡献了60%以上的营业收入和80%的利润。
与此同时,继续加强企业家和人才队伍建设。制定省属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规划,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分类推进经营管理、党务工作、专业技术和高技能“四支人才队伍”建设。与清华大学、华润集团等高校和央企建立联合育才机制,选派29名优秀年轻经营管理人员到央企和经济发达省市企业挂职锻炼,以及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不断优化留才环境。
下一步,我省国企改革将以此次调研评估为契机,持续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以一流企业创建行动为牵引,以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抓手,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核心功能。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