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欢迎访问混改并购顾问北京华诺信诚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庆、山东、天津等地产权交易机构会员机构
咨询热线:010-52401596
国资国企动态
2022-10-21
粤港澳大湾区又一百亿母基金诞生。
获悉,2022年7月,惠州市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惠州国投”)设立产业投资发展母基金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这是惠州历史上第一个百亿母基金,宣告惠州全面开展股权投资运作。
作为“粤东门户”,惠州产业实力不容小觑。随着“2+1”现代产业集群及“3+7”工业园区的构建,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生命健康三大产业正在惠州迅速增长,至今跑出亿纬锂能、德赛西威、TCL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
惠州诞生第一个百亿母基金
为加快推动市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惠州市2020年底开始新一轮市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2021年8月,市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惠州国投正式成立。
惠州国投是由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公司,主要面向资本市场开展股权投资、资产投资管理、金融服务等资本运作,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形成涵盖母子基金、产业基金、并购基金、创投基金等协同发展的基金群,为市重点项目提供资本金支持和项目融资服务。
惠州国投成立后,快马加鞭开启了母基金设立规划。2022年4月,惠州市国惠资本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设立,三个月后,惠州国投设立产业投资发展母基金公司正式成立。
这是惠州历史上第一个百亿母基金。基金将聚焦惠州“2+1”产业布局高新科技和战略产业子基金,包括新能源、高端制造、生命大健康等,吸引大量优质头部投资机构在惠州投资,积极参与惠州本土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壮大惠州主导产业链条。
具体而言,该母基金的出资人包括惠州国投、惠州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惠州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惠州市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惠州市金叶综合贸易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其中,惠州国投持股35%。
进一步来看,惠州国投旗下共有7家一级子公司,分别是惠州市金叶综合贸易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市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市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市国惠资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惠州产业投资发展母基金有限公司。此外,还控股上市公司2家,分别持有德赛电池22.85%股份、德赛西威29.73%股份;持有上市公司TCL科技5.30%股份,为第二大股东。
截至2022年9月30日,惠州国投合并资产总额288.61亿元,比年初增长9.35%;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53.27亿元,同比增长29.97%;净利润14.62亿元,同比增长33.01%,其中归母净利润4.61亿元。
在股权投资方面,惠州国投已经初步建立了贯穿“募投管退”全流程和基金投资全周期的管理体系。正在全速推进股权投资计划,如今已调研超200个项目,选取投资、拟投及立项共14个项目,其中,旗下惠创投公司投资的德赛产业链企业奥迪威已于6月14日登陆北交所。
如今,“资本招商”模式在各个地市级城市遍地开花,惠州市也正在迎头赶来。目前,惠州国投主要以产业投资强化主导产业链条融合发展,并以“到2025年实现资产规模800亿元”为目标,正进一步在股权投资方向进行布局。
VC/PE去惠州投什么?
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岸,惠州市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发展要地,古时有“岭南名郡”之称。自2020年以来,50多个大项目、超6000亿元相继投向惠州这片热土。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上半年惠州市GDP为2407.19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居全省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惠州的工业投资也在快速增长,增长51.7%,增速居全省第一,自2021年10月以来,已经连续10个月保持50%以上增长,成为惠州稳住经济大盘的“压舱石”。目前,惠州正构建“2+1”现代产业集群,打造“3+7”工业园区,加快发展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两大产业集群,培育生命健康产业。
在新能源和新材料方面,惠州在石化能源方面成就显著。以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落户大亚湾为开端,20年间,惠州崛起了一座“石化名城”。目前,惠州正在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万亿级产业集群——“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这一产业园依托惠州的“产业名片”大亚湾石化区原材料,发展高端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集群,总投资超120亿元。
此外,最为热门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也在惠州落地生根。惠州基本形成了从电解液、正负极材料、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电池芯、电池壳、电池保护电路、配套充电器到新能源电池整体解决方案等较完善的产业链。
其中,亿纬锂能最具代表性。以锂原电池、锂离子电池、电源系统、电子烟等核心业务,亿纬锂能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五的高能锂一次电池供应商,为戴姆勒、现代、小鹏、宝马等企业供应锂电池。2009年,亿纬锂能登陆深交所,目前市值达1700亿。
在智能家电方面,惠州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三大支柱城市之一。清科研究数据显示,广州、佛山、惠州三地的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已入选工信部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目前产业规模居全国之首,三地辐射带动全省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产业超万亿元,已形成全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显示家电配件产业链之一。
同时,惠州也锚定了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新坐标。惠州药材资源丰富,已知药用植物占全国近20%。基于第一产业,惠州的龙门大健康产业园跑出赛康制药等一批医药健康企业,形成中药材种植、中医药制造、中药研发、中医诊疗完整体系,惠城区国际生物健康谷等项目也在加速筹划中。
而在《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超高清视频显示和现代农业与食品等4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将惠州列为核心城市;智能家电、汽车、先进材料、软件与信息服务、生物医药与健康等5大产业将惠州列为重点布局城市。
作为“粤东门户”,越来越多VC/PE注意到了惠州。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先进制造、医疗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惠州市股权投资最为活跃的三个行业。
可以预见,创投活跃的大湾区又将崛起一支新生势力。
延伸阅读:
广东惠州:将市属国企整合为6家
10月18日,据广东省国资委消息,惠州市国资委通过市属企业战略性整合重组,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2+1”产业(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命健康产业)为主体,围绕“城市建设、交通设施、港口设施、水务运营、资本运作、产业投资”等“4+2”板块,将市属一级企业整合为6家,打造市属“6+N”优势企业集团,即惠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惠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惠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惠州市港口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惠州市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惠州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广东惠生鲜农产品投资有限公司等一批新企业。
确立市水务集团水务环境
投资上市公司的战略定位
紧紧围绕供排污一体化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部署,打造“水务+环保”集投、融、建、管、养为一体的业务链条,统筹主营业务、辅助业务,促进业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形成产业生态效应。
确立市城投集团城市综合
开发建设运营商的战略定位
支持其以城市发展为出发点,以城市片区整体价值提升和城市面貌升级为两条主线,以城市综合开发、城市建设、城市运营服务为三大主攻领域,通过模式创新实现战略破局,进一步提升投融资和建设能力。
确立市交投集团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建设运营一体化发展平台的战略定位
以高速公路和轨道投资为牵引抓手,带动工程建设、建筑材料和沿线土地开发三大变现业务发展,实现智慧停车、交通能源及运输物流的延伸拓展,打通一体化价值网络。
确立市港投集团网络枢纽型港
务综合投资运营商的战略定位
立足惠州港荃湾港区,东进整合惠东港区、东马港区、东江港区,伺机盘活沿东江枝干水系整合周边区域码头岸线等资源,以码头、航道为核心,多维度进行业务延伸,打造“港口+”多元化盈利模式。
整合优质资源,全力打造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管理平台
以“产融结合、双轮驱动”为抓手,按照轻、重资产划分,整合优质资源,组建市国投集团、产投集团。
打造综合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
市国投集团聚焦“资本运营+基金投资+股权管理+金融服务”四大核心业务,整合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股份及其他优质资产,依托资本市场开展市场化、专业化运作,设立国资国企发展基金,发挥资金配置通道和产融结合的桥梁纽带作用,推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树立惠州国有资本综合运营标杆。
打造产业投资运营和资产管理平台
市产投集团聚焦“产业投资+产业培育+资产管理”三大核心业务,整合惠州市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惠州市工交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惠州市商贸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及资源,负责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同步强化资产管理,深度清理非正常经营企业,盘活存量,布局增量。充分发挥两大新集团的平台作用,推动生产要素专业化集聚,实现产业投资与金融创新互融共进,进一步增强对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
压缩管理层级,有效解决
布局散乱、负重前行问题
按照定位准确、职能清晰、流程顺畅、精干高效的要求,优化管控模式,科学设置管理层级,对现存200余家市属企业实施专业化整合,企业管理层级压缩至三级以内。
以资本为纽带,深化内部资源整合
加大企业内部重组力度,加快非主业企业、非优势业务剥离,按照资产同质、经营同类、产业关联的思路,稳妥推进有利于产业协同、品牌增值的并购重组,对主业范围相近或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所属企业通过无偿划转、产权转让等方式进行内部整合,盘活沉淀资金、存量资产和闲置资源,实现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效益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杜绝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无效低效重复竞争。
以主业为核心,加大
“两非”“两资”清理力度
推动企业之间部分业务或资产的重组整合,加大力度清理非主业产权,对于与主业关联度不大、经营前景不佳的企业及参股股权加快退出。符合其他市属企业发展需要的,优先在市属企业之间整合重组,资产规模小、业务相近的,通过改制、转让、解散或实施破产等方式坚决退出。对因债权债务、欠税、土地权属、有关手续不全等原因短期内难以退出的企业,进行集中托管,积极争取和充分利用有关政策,采取兼并重组、关闭撤销、破产清算等方式,逐步实施清理压缩。
积极开拓市场,全速构建国资国企“6+N”产业新格局
主动应对市场发展变化,推动国有资本向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等领域集中,不断拓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形成国资国企“6+N”产业新格局。
以资本运作为突破口,拓宽
融资渠道快速做大主业规模
开展企业信用评级专项行动,全面启动市属一级企业信用评级工作,力争每家一级企业至少拥有1家以上AA+企业,目前市水务集团、市交投集团、惠州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已成功获评AA+主体信用等级。加强股权融资,积极发行公司债、双创债等一系列债券,市交投集团2021年成功发行15亿元公募公司债券,综合利率3.76%。积极发挥市国投集团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作用,全力打造100亿元规模的惠州产业投资发展母基金,批准设立50亿元投资开发基金、50亿元建信股权投资基金等系列子基金,争取撬动400亿元以上社会资本,吸引一批金融头部企业、行业上市公司到惠州投资发展。
以混改为牵引,联合社
会资本开辟新业务领域
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混改项目库,对企业拟混改项目统一申报入库管理,提升混改项目质量;建立“战投”标的库,适时举办混改项目推介会,吸引“战投”资源,推动全市国企积极主动与央企、省企合作,与细分行业有影响力的头部企业合作,做大主业规模和提升附加值,全力拓展冷链物流、园区开发、清洁能源、特色农业、中央厨房、大健康、大数据等新产业板块,共同开辟新业务领域和利润增长点,打造一批通过混改转换经营机制、激发发展活力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来源:大河财立方、解码LP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