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欢迎访问混改并购顾问北京华诺信诚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庆、山东、天津等地产权交易机构会员机构
咨询热线:010-52401596
国资国企动态
2022-10-11
山东高速集团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各项改革任务取得显著进展和成效,企业活力竞相迸发、发展动力更加充沛。今天,山东高速集团官微继续推出《深化国企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聚焦集团部分权属单位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轨道交通集团:聚焦主责主业 打造“三个中心”
近年来,轨道交通集团认真贯彻落实省国资委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部署,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01、经验做法
发挥总部引领带动作用,着力打造决策服务中心。坚持党建引领,开展党支部评星定级管理,针对重点工作组建党员攻坚小组,促进完成攻坚任务;明确“党委会、董事会、经营层”三大治理主体权责清单,理顺管辖边界、交叉重合、流转顺序;加快配齐外部董事成员,列入省国资委改革范围企业已全部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深入推进各层级制度废改立释,加快健全完善合规管理体系;聚焦创新驱动和科技赋能,组建科研平台,联合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重点项目立项,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深化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让公司总部成为“决策高手”。
发挥权属单位承上启下作用,着力打造利润创造中心。凸显品牌优势,转换营销思路。2021年,成功打造集约高效“煤炭进、矿石出”钟摆运输模式,成功办理铁矿石调港业务,管内铁路全部实现集中统一调度指挥;2022年,岚山管理处通过代理服务方式联合开发原油货源5万吨,益羊铁路管理处新开发宅科站集装箱等7项新业务。产业多点突破,高速铁建装备公司刷新全国同行业海外轨枕订单最高记录,高端混凝土产品实现6个首次;交通装备公司自主研发UHPC高强混凝土,合资建设广西港融轨枕项目,市场延伸至华南市场,为市场外拓打开新思路,让权属单位成为“市场能手”。
发挥基层生产单元执行落实作用,着力打造成本管控中心。修订生产经营预算、招标采购等制度规定,构建各个板块定额管理体系,进一步压减不合理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合理搭配长、中、短融资,推动银行承兑汇票、供应链票据的应用,同时加大金融机构授信储备力度,扩大金融机构合作范围,为重点工程畅通融资渠道;制定闲置资产盘活措施,统筹调拨低效资产,动态掌握各单位资产使用情况,2022年上半年实现资产盘活收益322.08万元。为成本管控探索新路径,让基层单元成为“成本杀手”。
02、改革成效
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逐步深化,轨道交通集团改革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现了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的全面提升,企业发展质效得到明显提升。
经营质效实现新跨越。2022年上半年,轨道交通集团资产总额达到115.33亿元,较年初增长1.22%,实现利润总额2.19亿元,完成营业收入20.97亿元,上缴税费1.84亿元,主要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人才引育迈上新台阶。引进“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高端人才11人;培养山东交通工匠、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省突出贡献技师、齐鲁首席技师、山东高速有突出贡献专家等一批专业人才。
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大莱龙铁路电气化扩能改造工程正线于2022年6月28日开通运营,年货物运输能力由1900万吨提升至3000万吨;高铁轨道板智能工厂项目于2022年6月28日如期推进,将实现高端混凝土制造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升级,工艺技术、生产质量、生产效率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坪岚铁路扩改工程开累投资完成6.9亿元,完成总投资的33.5%;临沂临港疏港铁路项目开累投资完成20.11 亿元,完成总投资的92.8%。
威海商行:强化数字化赋能 打造智慧数字银行
为进一步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相关要求,威海市商业银行以数字化转型为目标,强化数字赋能,持续提升客户体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01、经验做法
威海市商业银行紧抓数字经济新机遇,将数字银行建设提到战略的高度加以推进,制定了数字化转型三年规划,确定了57个数字化转型项目,高标准推进项目落地见效,持续打造“客户体验一流”的“智慧数字银行”。
引进PMO机制,找准项目建设“发力点”。威海市商业银行聘请毕马威咨询公司担任转型项目群管理PMO角色,借助专业力量建立PMO跨部门协调与决策机制,严把项目质量,确保转型效果。加强组织管理,坚持“高效协同,互动融合”,由转型办公室与毕马威PMO项目组联合办公,统筹规划项目建设,实时收集项目信息,高效响应项目需求;加强过程管理,坚持“列表明细,挂图作战”,每周召开项目群例会,定期更新项目计划,形成项目展板,直观展示项目进度,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加强质量管理,聚焦项目“全流程”,对项目立项、开发、测试、验收、上线等各个阶段工作进行严格的质量评审。
创新培训模式,把准团队培养“关键点”。威海市商业银行以培训为抓手,加快“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全行加快向“数字银行”转型。实施“月历”模式,科学制定学习培训月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系列专题培训,并引进“知鸟”培训课程资源,实现了“随时学、在线学、广泛学”;实施“带教”模式,数字化转型项目经理和项目群管理员与毕马威PMO项目组联合办公,全流程参与项目建设,以干代训增强人员项目管理实践能力;实施“宣贯”模式,每周汇编项目工作进展及特色做法,在全行范围内分享转型经验,目前已编发39期专题简报,持续营造转型氛围。
精准效果评估,抓实转型价值“落脚点”。威海市商业银行坚持“效果导向”,围绕项目全链条做好自身“精准画像”,精准评估数字化转型效果,切实做到“敬畏增长,尊重有效”。前瞻开展基础评估,在广泛对标同业、深入厂商交流的基础上,对供应商选型、需求方案设计、资源协调等前瞻性做好论证、评估,为项目实施开好头、起好步;持续开展“回头看”,对数字化转型效果开展阶段性评估,目前在科技支撑、数字化运营、数字化人才等9项数字化能力方面取得较大进步。
02、改革成效
截至8月末,威海市商业银行57个数字化转型项目中,已启动项目49个,其中21个项目已上线,取得显著成效。
数字化客户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新一代“智慧银行APP”依托“首页+”“体验+”“财富+”“智慧+”“关爱+”等智慧模式,进一步丰富场景功能,优化服务体验,已为240余万名客户提供快速、高效的移动金融服务;视频银行通过视频“面对面”的方式,使客户享受到移动服务的便捷和温度,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办理银行业务;核心系统升级改造项目打造了“业务场景化”和“柜面快车”的新型业务办理方式,客户办理业务服务时长平均节省30%;代客交易管理平台实现了全行统一的代客衍生产品全流程管理,代客业务线上化率提升至90%,代客交易业务办理时限缩短至30分钟以内;管理驾驶舱综合应用平台实现经营和管理数据的可视化、标准化、智能化;关联交易管理平台实现与信贷系统、信用卡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实时对接,提升关联交易管控时效性和精准度。
数字化人才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科技信息部由原3个中心调整细分为8个中心,形成职责清晰、专业专注的多中心模式,同时科技条线安排专人前置到业务部门,持续推行业技融合与IT前置模式;上线数字化培训体系建设项目,以“知鸟”学习平台为载体,上线11类368门课程,全行员工登录学习3万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全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数字化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建成并启用了国内最高标准增强级(A级)的现代化数据中心,建设了先进完善的基础设施、完备的“两地三中心”架构,具备“同城双活”和“异地容灾”能力,高效满足业务7*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需求。全面推进全行数据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基础数据资产目录,让全行数据可见、可管、可用,并参考国标、行标、监管等数据标准建立全行数据标准体系,进一步规范业务数据要素采集。
数字化营销与渠道成效逐步显现。围绕小微企业、“专精特新”、绿色发展、供应链等重点领域和场景,应用数字技术,加快平台化、线上化产品创新,持续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服务模式。“智慧+场景”、数字普惠、数字供应链平台等智慧平台陆续上线,持续放大“房e贷”“快e贷”“税e融”等线上产品优势,在聚合场景、对接生态、搭建平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数字化的思维、数字化的模式、数字化的措施,有效提升了全行的数字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客户体验,更好地满足广大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
资源集团:凝心聚力 开创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资源集团坚定不移落实改革决策部署,立足企业战略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明确公司治理、产业布局、创新驱动、三项制度改革等重点改革方向,切实激发了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动力。
01、经验做法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更加规范。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把党委研究决策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加强董事会建设,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规范设立董事会专委会,公司及权属单位外部董事占多数比例达100%;理清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全面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落实总经理向董事会报告工作制度,确保高效协同履职尽责。
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公司运行更具活力。编制“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调整公司战略定位,聚焦主责主业;一企一策制定非主业资产清退方案,完成8家权属单位非主业清理整合工作;紧抓出僵治亏政策机遇,研究确定最优治理方案,全力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清理退出2户僵尸企业,扭亏减亏4户企业;加强资本运作,增资并购德建集团、德建建科51%股权,补强房建施工领域短板,优化了资产和营收结构,推动公司四大主业协同发展战略转型落地。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公司发展更具动力。制定“十四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明确创新发展整体思路;以实际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强科研项目储备,充分挖掘各单位科技创新潜力,加大对权属单位科技成果转化指导;多渠道、多模式开展产学研合作,搭建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研经费投入,2021年资源集团研发投入3.15亿元,投入强度3.85%。
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公司管理更具实效。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坚持以业绩为导向,动态调整使用干部,累计调整干部110人次,管理人员末等调整或不胜任退出比例达25%;推进劳动用工市场化,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新进员工公开招聘率达100%;坚持以考核为抓手,实施差异化薪酬策略,全员绩效考核覆盖率达100%、薪酬与考核结果挂钩率达100%。
02、改革成效
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逐步深化,资源集团全面完成党委前置事项清单优化、董事会应建尽建及外部董事占多数等改革任务,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三项制度改革不断突破落地,充分激发了干部职工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活力,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
资源集团规模体量实现跨越式增长,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经营效益稳步增长。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1.59亿元、利润总额3.89亿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127.99%、10033.13%。
截至2022年8月底,实现营业收入76.14亿元、利润总额3.22亿元;资产总额达381亿元,较2019年底增长44.49%。
来源: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