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欢迎访问混改并购顾问北京华诺信诚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庆、山东、天津等地产权交易机构会员机构
咨询热线:010-52401596
国资国企动态
2021-06-28
在2012年国企改革之初,国有企业正处在最艰难的时期——企业收入和效益增长明显放缓。
“没有国企改革,企业还能行吗?”一位官员表示,“很多位于东北的企业都面临着困境。”
时隔9年,国有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回归到市场主体,轻装上阵,实现了效益快速增长。
顶层方案加速改革
回忆国企改革之初,不少国有企业曾面临多重困难。
从2013年开始,中央企业收入和效益增长明显放缓,2013年增速只有3.6%,2014年利润增速下降至2%略强。
到2015年时,央企利润增速呈现负增长。三大能源央企的业绩和利润,均受到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资委则开始着重加强央企的内部管理。
彼时国资改革进入加速。
2014年初,最受关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初具规模。国资委对外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其一,涉及国家安全的少数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可以采用国有独资形式。其二,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国有企业,可保持国有绝对控股。其三,涉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的重要国有企业,可保持国有相对控股。其四,国有资本不需要控制并可以由社会资本控股的国有企业,可采取国有参股形式或者全部退出。同时,国有企业开始接受市场化。
2014年7月,国资委发布了国企改革试点企业,每个央企都闻风而动,五矿集团虽然不是试点企业,但也在推进自己的国企改革方案。
“我们计划在物流等领域进行一些改革,但是还没有计划与民企合作。”五矿集团人士当时表示,“国资委也说过,混合所有制不能一刀切,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改革方案。”
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迅速传达到每一个企业。本轮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仅是资本的变化,更多是管理的变化。当时,中国五矿人士表示,改革将重点放在内部管理环节上,与外部接轨。
“人力管理部门进行试点。”该人士透露,改革更注意与国际管理的接轨,选用更多的国际化人才,在国外项目中“我们要求做到中国与外国工作人员,同工同酬,符合市场的规律”。
当时另外一个让国有企业迷惑的问题是,有具体指向性的政策,出台较少。
一位地方国有企业的人士表示,“当时关于国企改革的政策,我们知道的非常少,我们还派人来北京问过,也没有具体的答案,只能和其他省份相互询问、借鉴。”
国企改革,对于很多部门来讲,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新的课题。很多部门都处于探索阶段。这场改革,政策上的明确和加速,始自于2015年和2016年,政策密集出台。
一位参与国企改革的高层人士透露,2015年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推出了19项国企改革措施,2016年推出21项左右的改革政策,包括国企调整与重组、员工持股、薪酬改革等内容。
该官员表示,“整体思路就是放开监管,围绕市场化进行改革,同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015年 9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这被认为是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正式出台。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形成,改革的系统性、协调性、协同性显著增强,形成了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统领、以35个配套文件为支撑的“1+N”政策体系。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领域最系统、最全面、最有针对性的政策体系,有力保证了国企改革有方向、有目标、有遵循。”国资委主任郝鹏表示。
央企效益增长明显
从十八大之后,央企整合步调加快。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据了解,2012年以来完成22组、41家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有序推进铁塔、航材、煤炭、海工装备等领域专业化整合。瘦身健体成效明显,中央企业2041户“僵尸”特困企业已基本完成治理任务,安置富余人员约80万人;煤钢去产能任务全面完成,累计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14亿吨、钢铁过剩产能1644万吨;全面开展“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工作,中央企业累计减少法人超过1.5万户,减少比例达28.4%,管理层级全部压缩至5级以内。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取得标志性成果。
尤其在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方面,为企业松绑和减压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在国企改革中,相关人士表示,“连续6年亏损、濒临破产、被国务院国资委认定为‘僵尸企业’的朝阳钢铁,在首轮改革基础上,推出以‘授权+同利’为核心的改革升级版,打造民营机制的国有钢铁企业样板,实现从‘困难企业’到‘行业排头’的蜕变。”
截至2019年底,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201.3万亿元,比2012年增加129.9万亿元,年均增长16%;2019年国资系统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9.1万亿元,比2012年增加21.1万亿元,年均增长6.5%;实现利润总额3.6万亿元,比2012年增加2万亿元,年均增长8.8%。
郝鹏认为,国企还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一层作用,“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国资国企闻令而动、勇挑重担,在扎实做好境内外员工防疫工作的同时,主动服务国家防疫大局,倾尽全力参与医疗救治,分秒必争抢建专门医院,不计代价转产扩产防疫物资,不讲条件执行包机任务,全力以赴攻关疫苗研发,千方百计保障民生供应,有力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不辱使命,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三年行动方案落实
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非常关键的一年。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提出了一个目标,2021年要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的70%以上。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被认为是最见实效的规划。
此前,中国一汽董事长徐留平表示,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国一汽非常重视。“三年来,我们共召开研究改革会议34次,2020年9月重大改革实行前仅方案就研究10次;最近几年,每一年都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重点攻坚任务之一。”
了解到,在大力推进“四化”上,一汽集团实现了党的领导有机融入公司治理,其中,在“地位作用法定化”上,一汽集团把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公司章程,全资企业限时无条件纳入、控股合资(合营)企业依法引导谈判纳入、相对控股企业牵头协商确保纳入,所属78家企业全部完成章程修订。
每个中央企业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阻力各不相同。
“对于中央企业来讲,实现做强做优做大、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关键在改革,而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坚决落实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郝鹏表示。
据了解,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每个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改革侧重点并不相同。
对于落实三年行动方案过程中,企业的变化,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许立荣介绍,“集团重组以来,共召开172次党组会,讨论599项议题,其中前置研究发展战略、重组整合、重大收购、中长期激励、董事会授权、三项制度改革等重大经营管理决策事项287个,充分发挥了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
在改革进程中,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下属公司董事会应建尽建和外部董事占多数完成率均达到100%。
改革仍在继续。“我们近期正在调研,主要目的是加强国有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差异化管控。”郝鹏表示。
在此期间,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国有企业管党治党意识和责任显著增强。
“国资国企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前所未有的鲜明态度和战略定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意志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前所未有的自觉和力度抓党建、强党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从严治党不力状况明显改观,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得到实质性加强。”郝鹏表示。
来源:中国经营网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