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国有企业改革带来巨大的动力,作为国家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搞活国有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既加强国企的市场化又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国企改革的难点,在30多年的发展中,国有资产交易国有资产交易从无到有经历了一系列变化,从最初的交易概念不明确到一系列指导监管法规的出台,国有资产交易完成了从野蛮到成熟的蜕变。
今年7月1日,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联合公布了经国务院同意的《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32号令”),首次从定义、产权转让、交易统一进行了规范。32号文进一步强化了依法规范、阳光操作这一产权改革的主旋律,借助律师事务所的独立第三方力量出具法律意见书,对国有资产交易的合法性、合规性发表法律意见,对规范交易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损失,保护职工、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等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邀请了北京市君泽君(成都)律师事务所刘颖律师为大家带来《企业国有资产交易操作实务》的分享。本次分享中,刘颖律师将就国有资产交易概念、交易法规概览、32号令解读、进场交易操作流程、实践难点等5大方面进行分享,课程重点讲解进场交易操作流程和实践难点。更多详细内容如下:
一、进场交易前期准备工作
1.确定转让主体
2.内部审议可研报告
内部审议形成的2份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请示— 报批)、股权或资产转让方案(方案请示— 报批)。
3.申请立项
(1)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原则
(2)可行性研究的具体操作内容:
①转让标的及标的企业的基本情况;
②转让目的及可行性分析;
③对企业未来战略发展规划的影响分析;
④受让方应具备的基础条件;
⑤职工安置预案;
⑥债权债务处置预案;
⑦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4.清产核资审计评估
(1)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清产核资,根据清产核资结果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资产移交清册。
(2)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全面审计,包括按照国际有关规定对转让标的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离任审计(任期内)。
(3)在清产核资和审计的基础上进行资产评估,经核准和备案后,作为确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价格的参考依据。
5.制作转让方案及法律意见书
转让方案设计要点包括以下:
①转让标的企业国有产权基本情况;
②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的有关论证情况;
③受让方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④转让底价的确定情况;
⑤转让标的企业涉及的、经企业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审核的职工安置方案;
⑥转让标的企业涉及的债权、债务(包括拖欠职工债务处理方案);
⑦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收入预算支出方案;⑧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公告的主要内容(交易方式、付款方式等)⑨批准机构认为需要载明的其他内容。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
国有资产交易 进场交易 产权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