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推进钢结构桥梁工业化、标准化、智能化建造。应大力推进钢结构桥梁建设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提升桥梁工程的质量品质。桥梁构件应采用工厂制造为主,结合装配、运输、场地条件等,合理确定桥梁结构现场拼装界面,尽量减少钢结构现场焊接和防腐涂装工作,提高质量保证率;推广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推动钢结构桥梁设计、制造、安装和管养各类信息的共享利用;积极应用自动化、智能化的制造、焊接、涂装和质量检测技术,提高钢结构建造质量。
(六)尽快完善相关标准定额。相关单位要认真总结现有钢结构桥梁技术标准执行情况和建设、管理、养护经验,针对钢结构桥梁推广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时修订完善相关标准规范。鼓励公路相关单位结合应用和实践,编制钢结构桥梁专用施工和养护定额,报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批准后使用。交通运输部将支持或组织有能力的单位编制钢结构桥梁设计通用图。
(七)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鼓励高校、科研、设计、制造、安装、管养等单位加强钢结构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各地应积极开展《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公路钢混组合桥梁设计与施工规范》等相关标准规范和知识技能的专项培训,提高钢结构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专业水平。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钢结构桥梁推广应用工作机制,积极组织开展钢结构桥梁示范工程建设,总结经验,推广先进技术,提高钢结构桥梁应用水平。
(二)加强科研和技术推广。公路建设单位应结合具体项目,组织开展提升钢结构桥梁品质、保证结构安全耐久、推进标准化建造等方面的专题研究,推广科技成果,夯实技术基础,推动钢结构桥梁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三)推动设计施工总承包和养护专业化发包。鼓励公路建设单位采用设计、施工(含制造、安装)总承包等方式发包桥梁上部建造任务,通过设计、施工和钢结构制造企业深度融合,提高钢结构桥梁建设专业化水平。鼓励桥梁管养单位开展钢结构桥梁专业化养护发包,提高钢结构桥梁养护质量,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
(四)完善信用评价体系。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研究建立钢结构制造单位的信用评价制度,交通运输部将适时把钢结构制造单位纳入公路建设行业信用评价体系中,充分发挥市场信用的引导作用,确保钢结构桥梁的制造、安装质量。
(五)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在钢结构桥梁推进过程中,有关单位要根据工作需要,充分利用专家智慧和社会力量,开展相关科研、通用图编制、标准规范修编等工作,为推进钢结构桥梁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交通运输部
2016年7月1日
相关政策解读: 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正逢其时---《关于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的指导意见》政策解读

图片来源:找项目网
公路 钢结构桥梁